2025-08-25 阅读量:176
盛夏七月,烈日如火,却有一群心怀热忱的年轻人,为祥云县人民医院带来了不一样的清凉与感动。35名大学生社工志愿者身着“蓝马甲”,以奉献为名、服务为实,穿梭于门诊大厅、诊室走廊、药房窗口,用真诚的微笑抚慰焦虑,用细致的服务温暖人心。他们不仅为患者带来切实便利,也为医护人员注入支持力量。在为期一个月的时间里,“蓝马甲”志愿者累计服务时长670小时,惠及群众超2000人次,成为医院中一抹流动的蔚蓝风景。 以需求定岗位,以专业选人才:科学规划奠定服务基石 本次暑期志愿活动启动前,祥云县人民医院社会工作部联合院团委开展了为期三天的需求调研。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到医护人员需求21条。调研发现:各临床科室需求突出,需求占比达45%,门诊高峰期导诊需求缺口达55%,基于调研结果,社工部采取以下招募策略:优先保障急诊、门诊患者服务中心、口腔科等重点科室,对重复申报科室进行需求确认,同时设置3名机动志愿者应对临时需求,针对特殊科室开展定向招募。 本次志愿者招募与选拔采取"专业匹配、择优录取"的原则,从46名报名者中筛选出33名志愿者,其中:医学相关专业26人(78.8%)、社会工作专业2人(6%)、其他专业5人(15.2%)。 志愿微光汇聚,照亮医路温情:细致服务温暖每一个瞬间 “你好,采血室怎么走?” “我带您去!” “请问我的检查报告怎么在机器上取?” “请稍等,我帮您查询打印!” 这样的对话每天在祥云县人民医院重复。作为志愿服务的第一站,这里的学生志愿者需熟记全院科室分布、挂号流程和便民设施位置。志愿者小李笑称:“现在闭着眼都能画出医院平面图!” 在电生理室、超声医学科等检查科室,志愿者们化身“秩序管家”,协助分诊、引导排队,缓解患者等待的焦虑;在皮肤科、口腔科,他们耐心指导患者填写信息表,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推轮椅;在急诊科,他们协助搬运物资、安抚家属情绪,用青春热情为紧张的氛围注入一丝暖意。 在门诊药房,药学专业志愿者们协助药师核对处方、整理药品,大幅提升取药效率。“高峰期时,药房窗口排队人数较多,志愿者们帮忙维持秩序、指导患者在叫号机上扫码排队,有效缩短了患者等待时间。”药房李医生说。 老年医学科是志愿者们重点服务的科室之一。针对老年患者行动不便、听力较弱等特点,志愿者们总结出"三心"服务法——耐心倾听、细心引导、贴心陪伴。70岁的张奶奶因腿脚不便,每次复诊都需要坐轮椅,志愿者小杨主动承担起陪检工作,从挂号、检查到取药全程陪同。“这些孩子对我们非常有耐心。”张奶奶感动地说。 科技助力志愿,智慧服务升级:做数字鸿沟的“摆渡人” 随着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志愿者们也承担起"智慧医疗推广员"的角色。在自助服务区,他们手把手教患者使用智能终端完成挂号、缴费、报告打印等操作;在手机预约挂号机旁,他们帮助不熟悉智能手机的老年患者绑定电子健康卡、预约专家号。“很多老人对智能设备有畏难心理,我们就一遍遍示范,直到他们能独立操作。”志愿者小陈说。门诊部负责人表示:"志愿者的加入,使我们的智慧医疗服务普及率有效提升了。" 医社联动创特色,人文关怀再深化:志愿精神与医疗实践的双向赋能 在中医馆,志愿者们不仅协助医师进行艾灸、拔罐的辅助工作,还参与策划了"中医养生小课堂",向候诊患者传授穴位按摩、节气养生知识。在疼痛科,除叫号秩序引导外,连续参加两期志愿活动的小张学习了基础疼痛评估方法,协助医护开展慢性疼痛患者的心理疏导。"这些志愿者带来了年轻视角,让我们的健康宣教更接地气。"疼痛科主任评价。 急诊科的志愿服务最具挑战性。经过专业培训的志愿者们,能够熟练协助完成物资补给、床位转运等工作,更在突发情况下担当起"情绪安抚者"的角色。连续参加三期志愿活动的志愿者小李遇到一位独自就诊的发热患儿母亲,她主动帮忙照看孩子,让疲惫的母亲得以喘息。“那一刻我真正理解了'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的深刻含义。” 在肾内内分泌科,6名志愿者主动报名参加社工部联合党办、院团委开展的主题为“甜言‘泌’语知多少”“糖壤不荒,泥塑心花”两场特色慢性病健康教育互动工作坊。旨在提升慢病患者自我健康管理能力,普及相关疾病的科学防治知识,搭建高效医患沟通平台,强化患者同伴支持网络。志愿者感言:“在老师的带领和指导下,我们6名共青团员志愿者有幸参与这次特别的活动,也用专业传递温暖,看到患者们收获知识时的笑容,一切付出都值得!” 创新科普展风采,青春镜头传健康:新媒体让公益触达更远 本次志愿活动中,一支由3名志愿者组成的"健康科普拍摄小组"格外引人注目。在党委宣传办公室的指导下,这支年轻团队充分发挥创意才能,历时两周完成了两部自救、求救的健康科普短视频的策划、拍摄与制作,累计观看量近三万次,成为医院新媒体传播的新亮点。 "从脚本撰写到镜头语言,宣传办老师给了我们很多专业建议。"组长小马表示。为确保科普内容的权威性,急诊科专家全程参与内容审核,这种年轻化的表达方式获得网友点赞:"原来科普可以这么有趣!" 青春感言:在奉献中收获成长,在服务中重新认识医学 服务期满时,志愿者们也用文字记录下难忘的瞬间。 “从手忙脚乱到能快速告知患者科室位置” “医学不仅是技术,更是温度” “被需要是一种幸福” …… 这些话语,是青年志愿者最真实的心声,也是社工志愿者服务价值的最佳注脚。 科室深情感谢与寄语:你们带来的不仅是帮助,更是希望 ganxie 志愿服务开始之前,各科室医护人员向这群年轻人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中医馆负责人表示:“年轻人能为科室带来了活力,在志愿者的耐心倾听下,患者更会感受到被重视的温暖。” 2025年暑期“蓝马甲”志愿服务通过科学组织、规范管理与实效导向,显著提升了医院服务质量与患者就医体验。如今在祥云县人民医院,这支年轻的志愿力量已成为医疗人文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以专业诠释担当,用奉献传递温度,让“志愿蓝”与“天使白”交相辉映,共绘出一幅医患共情、人际信任的暖心画卷。未来,医院将继续完善志愿服务体系,深化医疗服务与人文关怀的融合,为建设群众满意的现代化医院持续注入青春正能量。
2025.09.02
2025.09.01
2025.08.29
2025.08.28
2025.08.28
2025.08.26
2025.08.26
2025.08.25
2025.08.22
2025.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