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2 阅读量:134
一抔泥土,塑一朵心花;一份专注,释一份压力;一场指尖对话,续写一段温暖时光。8月20日下午,肾内科病区内,十余名患者和家属正专注地揉捏着手中的彩泥,这一刻,他们暂时忘却了病痛与压力,全情投入在与泥土的对话中。 为深化医务社工服务内涵,践行医院人文关怀,有效缓解肾内科慢病患者及家属的精神压力,祥云县人民医院党办联合社工部、同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肾内内分泌科举办“糖壤不荒,泥塑心花”黏土艺术疗愈沙龙。 指尖触碰,连接当下 活动现场,在医务社工和“蓝马甲”志愿者的引导下,参与者首先通过“唤醒双手·连接当下”手指操放松身心,预热创作。 创作时光,静谧疗愈 “我们不在意做得像不像、美不美,而在意您是否体验到专注、平静与掌控感。所以,今天我们聚在这里,不是为了做出一个多么完美的作品,而是通过指尖的触碰,和自己安静地待一会儿,做一次心灵的按摩,希望大家能享受这段专属的、宁静的创作时光。”活动中社工引导员的一番话减轻了大家对“艺术技巧”的顾虑。志愿者轻声陪伴,不过多干预,让每个人沉浸于指尖的触碰。 王阿姨分享道:“你们能特意来病区陪伴我们,还带来这么温暖的活动,我们真的特别开心,很久没有这么专注地做一件事了,捏泥的时候好像忘记了疼痛和烦恼。” 身心变化,直观可见 指尖触碰温润的黏土,悄然间,那些难以言说的情绪,慢慢有了形状。在这场安静的创作中,泥土仿佛成了心灵的镜子,映照出我们内心深处未被察觉的波动。参与者们轻轻捏揉、重塑,不只是手中的陶土,也像是在温柔地整理自己的心情。原本困在病房中的压抑与焦虑,在触觉沉浸的时刻,渐渐被放下。 我们通过情绪卡片和身体感受的记录,清晰地看到了这些细微却珍贵的转变。张爷爷指着自己前后对比的身体图,声音里带着笑意:“刚来的时候,这儿、这儿都还疼着呢…现在感觉松多了。心里一宽,好像病也轻了半截。” 作品故事,情感共鸣 “我做的是一棵茂密的小树,它不像外面的大树那么高,但每一根须都努力向下生长,愿我们每个人心中的那棵“苗”,都能在生活的土壤里,向着光,顽强生长。” “自从生病之后,西瓜再也不敢随便吃了。可我心里总是念着,念着那一口最清甜的夏天,今天我终于‘捏’出了记忆里最甜的那一块。虽然不能再真正品尝,但把它捧在手心,就好像留住了某个再也回不去的夏天。” 安静的房间渐渐被这些细碎而真诚的分享填满。一棵树、一块西瓜、一朵花、一个表情……每一个小小的作品,都不只是泥土的形状,更是一段宁静的时光、一次与自己的对话。它们无声却有力,承载着难以言说的心情,也在彼此之间,悄悄传递着理解与温度。 温暖延续,支持常在 活动最后,医务社工提醒大家将作品和这份宁静的感受一起带回家,并告知大家:重要的不是你最终做出了什么,而是在这二三十分钟里,你所感受到的专注、平静和掌控。泥土就像生活,有时顺从,有时意外开裂——但我们可以选择重新开始,或者接纳它的不完美,让它成为独特的一部分。这种“我可以”的感觉,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力量,这份专注于当下、与自己和解的能力,就是我们今天活动送给大家的一份小小的礼物。愿你们能记住这一刻与自己和解的温柔,在往后的日子里,每当感到压力,依然有一种方式,让自己安静下来。 本次艺术疗愈活动是医院医务社工体系建设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以系统化、多维度介入的方式,跨越传统心理辅导的边界,从身体、心理、社会等多个层面,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有温度的全人关怀。此次活动借助黏土艺术这一媒介,为参与者搭建了一个表达情感、释放压力的心灵空间,也正是我们践行“心理干预”环节的一项重要实践。未来,社工部将持续推进多元、深入的人文服务,始终秉承“全人、全程、全心”的照护理念,为更多有需要的人点亮内心的微光。
2025.09.02
2025.09.01
2025.08.29
2025.08.28
2025.08.28
2025.08.26
2025.08.26
2025.08.25
2025.08.22
2025.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