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8 阅读量:49
7月28日是第15个“世界肝炎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社会共治,消除肝炎”。为持续提升全民病毒性肝炎防控意识,推动病毒性肝炎防治工作,7月28日,祥云县人民医院感染科联合县疾控中心在县医院门诊大厅开展义诊宣传活动。 活动现场,医护人员通过免费测量血压、发放宣传资料、播放宣传片等形式,为前来咨询的群众开展健康咨询服务。 医护人员还结合当前夏季肠道传染病高发的特点,科普肝炎的类型、传播方式、预防措施及规范治疗的重要性,建议重点人群通过接种疫苗,可降低新发感染风险。现场免费为群众开展乙肝及丙肝抗体检查,帮助群众及时了解自身肝脏健康情况,早发现、早干预。 早期筛查、早发现、早治疗和规范治疗可改善预后,本次义诊活动向群众普及了肝炎的相关知识,不仅提升了大家对肝炎的科学认知,也增强了主动预防和定期筛查的意识。 健康科普 什么是肝炎 肝炎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肝脏炎症性疾病。病毒、酒精、药物、自身免疫异常、代谢问题等都可能引发肝炎。 其中,病毒性肝炎最为常见,按病原体类型分为甲、乙、丙、丁、戊型,每种肝炎的传播途径、发病特点和危害各有不同。 病毒性肝炎的分类有哪些 图片来源于网络 1、甲肝 甲肝病毒以急性肝炎表现为主,经过治疗几乎所有感染者都可完全康复,并获得终身免疫,但仍有很少一部分甲肝感染者会死于重型肝炎。 2、乙肝 乙肝病毒可引起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长期携带病毒对肝脏造成持续损伤,已有研究证明乙肝病毒感染是我国肝癌病人的主要病因。 3、丙肝 丙肝病毒可造成急性或慢性肝炎,直接抗病毒药物可使95%以上的丙肝感染者得到治愈。 4、丁肝 丁肝病毒是一种依靠乙肝病毒进行复制的病毒,丁肝常与乙肝相伴感染,这会加快肝病相关死亡和肝癌的发展,被认为是慢性病毒性肝炎的严重形式。易出现乙肝和丁肝合并感染的人群包括丁肝高流行地区居民、血液透析患者和注射吸毒者。 5、戊肝 戊肝主要通过消化道途径传播,即摄入被污染的水和食物而感染。猪是戊肝病毒的主要动物宿主,可通过接触或食用未煮熟的猪肉而感染戊肝。 病毒性肝炎传播途径有哪些 ■甲肝、戊肝: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急性感染后可以痊愈。 ■乙肝、丙肝: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及性行为传播。成人的急性乙型肝炎感染90%-95%是可以清除病毒的,被治愈的。 慢性乙型肝炎可以通过长期抗病毒治疗,达到病情稳定。甚至一部分人可以彻底清除病毒,达到临床治愈。 慢性丙型肝炎经过3个月的治疗,有95%-99%的治愈率。即使丙肝肝硬化患者经过3-6个月的规范抗病毒治疗,绝大多数患者也可以达到病毒转阴。 感染了肝炎病毒不要过度恐慌,规范、科学的治疗是可以得到控制甚至痊愈。 哪些肝炎患者要当心有患肝癌的风险 1.乙肝、丙肝、酒精肝、药物性肝病等都有发生肝癌的风险。需要注意的是,有肝癌家族史、合并糖尿病,男性、吸烟、肥胖的肝癌的发生风险更高。 2.乙肝、丙肝患者如果长期大量饮酒,合并了酒精性肝硬化,肝癌的发生几率会增高。 3.如果乙肝病毒长期处于低水平复制的状态,仍有一定肝癌的风险,需要定期复查。 4.如果肝炎或肝硬化患者出现消瘦、肝内结节性质不清或结节体积增大、甲胎蛋白升高,一定及时到医院就诊,尽早排查肝癌的风险。 查出肝炎该怎么办 即使得了肝病也不必过于慌乱,做好这4点,让肝脏重获健康并不难。 1. 弄清肝病种类 首先要清楚所患肝病的种类。目前常见的肝病诱发因素有药物、酒精、脂肪肝、代谢性疾病、病毒感染等,千万不能连病因都没弄清楚就不清不楚地开始吃药。 2. 坚持治疗 当肝脏疾病发生时,如果得到积极治疗,病情才能稳定下来,不然任由疾病发展,肝脏疾病持续恶化,就很容易恶化为肝癌。必须重视肝病的对症治疗。 3. 饮食合理 肝病发生后,不仅要积极治疗,还要注意饮食健康,进食合理是改善肝病的关键。不要胡吃海塞、饮食不规律,避免食用辛辣、腌制和发霉食物。 4. 合理用药 目前治疗肝病的药物很多,选择适合的药物治疗直接影响到了疾病的康复。千万不要盲目用药,最好在充分了解疾病后,听从医生安排来选择药物。 生活中我们该怎么预防肝炎 01 接种疫苗 甲肝疫苗 目前,甲肝疫苗有两种:甲肝减毒活疫苗和甲肝灭活疫苗,均可用于预防甲型肝炎。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对象为18月龄以上的甲型肝炎易感者;甲肝灭活疫苗接种对象为1岁以上甲型肝炎易感者。我国已将甲肝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实施免费接种。 免疫程序: 甲肝减毒活疫苗:18月龄接种1针。 甲肝灭活疫苗:接种2针,18月龄、24月龄各接种1针。 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接种对象为乙型肝炎易感者,尤其是新生儿、有乙肝家族史、从事医疗工作的医护人员及接触血液的实验人员,更应该接种。我国已将乙肝疫苗纳入新生儿免费接种。 免疫程序: 乙肝疫苗需接种3针,分别在0、1、6月接种。新生儿第1针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对乙肝疫苗常规免疫无应答的16岁及以上年龄的乙肝易感者,可选用含HBsAg60μg的乙肝疫苗。根据目前临床研究结果,推荐无应答者接种1剂(60μg),经采血确认其抗体水平仍未达到阳转者再考虑接种第2剂,两剂间隔至少4周以上。 戊肝疫苗 戊肝疫苗适用于16岁及以上易感人群。推荐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重点高风险人群接种,如畜牧养殖者、餐饮业人员、学生或部队官兵、育龄期妇女、疫区旅行者等。 免疫程序: 戊肝疫苗需接种3针,分别在0、1、6月接种。 02 母婴阻断 对于乙肝病毒感染的孕妇,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接受母婴阻断治疗,以降低新生儿感染乙肝病毒的风险。这通常包括在孕期进行抗病毒治疗和分娩后给新生儿注射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 03 注意个人卫生 04 安全饮食 避免饮用未经处理的水或食用未煮熟的食物,特别是来自卫生条件不佳地区的食物。确保食物和水源的安全,防止病毒通过消化道传播。 05 避免不安全的注射和输血 在正规医疗机构接受注射和输血服务,确保使用一次性或经过严格消毒的注射器和针头。避免不必要的注射和输血,以减少血液传播的风险。 06 安全性行为 07 避免共用个人物品 不要与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等可能接触血液的个人物品,以减少病毒通过血液传播的风险。 08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体检,包括肝功能检查和肝炎病毒筛查,以便及时发现和治疗肝炎。特别是对于高危人群,如乙肝病毒携带者、静脉注射毒品者等,更应定期进行相关检查。 09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和避免过度劳累等,有助于提高身体抵抗力,减少感染肝炎的风险。
2025.09.02
2025.09.01
2025.08.29
2025.08.28
2025.08.28
2025.08.26
2025.08.26
2025.08.25
2025.08.22
2025.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