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云县人民医院(大理白族自治州第三人民医院)

综合新闻

100万毫升血挽救了2千人生命!感谢您,献血者!

2024-06-14 阅读量:817

图片

6月14日世界献血者日

图片
图片

6月12日早上,祥云县人民医院输血科的两名医生正在忙碌着输血相容性检测,刚刚接到通知,ICU一名肿瘤破裂出血患者急需输血,输血科需要准备B型血浆500毫升,红细胞5个单位,15分钟后,检测结果符合输血,ICU护士将血取走,5分钟后,这些血液源源不断地输到这名患者的血管内。当这些血液输入患者的身体里,加上积极给予抗炎补液等治疗,这名患者转危为安。

图片

输血科负责供给全县各医疗机构的临床用血,仅2023年一年,临床用血仅是红细胞和血浆计算就使用1061550毫升,输血累计2212人次。目前,成分输血已基本取代了传统的全血输注,成分输血是指把全血分离成不同的血液成分,比如:红细胞悬液、血浆、冷沉淀、血小板等,成分输血降低了输血副作用的发生率。

近年来,通过政府组织、社会倡议,2023年祥云县无偿献血有2595人次,累计献血700175毫升。

这些无偿献血者,他们有的是普通工人、有的是医务工作者、有的是人民教师,正是他们的无私,谱写出了人间大爱,正是有了他们,那些生命濒于危亡的人们,重新获得了生命。

图片
图片

李跃龙



图片

无偿献血者李跃龙,他是祥云县职业高级中学的一名体育老师。2005年,读大学时和同学一起开始了他的第一次献血。到2008年州中心血站找到他,他才知道自己是稀有血型RH阴性,俗称“熊猫血”,这类血型的人群占有比例仅为0.3%。李跃龙加入到无偿献血队伍,有一件事对他触动很大,有一次,他的一名熟人的父亲出车祸,急需用血,其父亲是“熊猫血”B型,不巧的是李跃龙是0型,一时间难已找到血型相符的稀有血型,其父年仅50岁就离开了人世,此事让李跃龙更坚定了加入无偿献血志愿者队伍。李跃龙说:“只要患者有需要,我都会第一时间给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献血对于我而言只是一次简单的关爱行动,但是对于需要输血的病人,特别是对于稀有血型的朋友,更能够感受到生命的珍贵。”

从2005年至今,李跃龙无偿献血5次,最近的一次是在今年的3月1日下午,他接到大理州中心血站的电话,巍山县的一名患者和他是同型“熊猫血”,第二天急需手术,但是血站库存不够,手术中失血风险很大,必须备足用血。李跃龙一听毫不犹豫答应了,并听从血站工作人员的安排,调整好自己的休息,第二天一大早就提前到了约定的采血地点,5岁的孩子没人带,他怕耽误患者用血,便带着孩子一起到采血点,他的孩子还为这位有爱心的父亲拍了一张献血照片。献血结束,李跃龙看着医务人员将采集的血液单独封存,驱车离开赶往医院的情景,觉得能够用这样的方式同医务人员一起参与患者的救治感到十分的自豪。

图片

祥云县人民医院输血科医生杨永才,他也是“熊猫血”,他累计献血3次800毫升。2010年在一次无偿献血中发现自己是稀有血型RH阴性,后来,大理州中心血站给他们建了一个微信群,如有急需用血,就会在群里呼吁。作为医生的杨永才深知血液对抢救生命的重要性,所以当他知道自己是“熊猫血”时,他变得注重保养自己的身体,这样他可以在病人有需要时,随时可以伸出手。第二次献血是在2013年,接到州血站的电话,他就马上驱车前往血站献血。第三次献血是在去年3月,一名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微信群里的一位献血者已献了300毫升,患者生命垂危,血液告急,杨永才看到后,又是同型血AB型RH阴性,杨永才回复他可以献血,回复完,杨永才便急忙开车赶往大理州中心血站,由于有“熊猫血”及时送达,保住这名患者的生命。杨永才说:“我的手机随时开着,有需要就会赶去献血,献爱心我很开心。”

图片

据输血科主任万举姜介绍,县医院去年的用血量情况是红细胞和血浆1061550ml、冷沉淀1448单位、血小板47个治疗量。而这些救命的鲜血不可以制造生产,唯一只能靠人体捐献,按去年祥云县的献血情况,不能满足临床抢救患者用血的需要,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到无偿献血中来。

生命有尽,大爱无言。还有一个又一个的献血者没有一一采访,这些用献血来证明自己生命价值的人,我们不会忘记他们。他们为一名又一名患者挽救回生命,使一个又一个家庭重新获得了幸福,他们是新时代的无名英雄。今年的6月14日是第20个世界献血者日,让我们一起“感谢您,献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