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23 阅读量:766
2022年我国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群将达4.83亿,占全国人口的34.1%,≥80岁的高龄老年人群也将达到1亿。受生理机能减退或失能、易患病、病程长、病种复杂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国老年人群存在营养缺乏与营养过剩的双重问题。 解决老年患者营养问题需要极强的专业支撑和较长的管理周期,要在住院期间完全改善老年患者的营养问题极不现实,病情较平稳的老年患者可回家接受延续性营养治疗。 家庭营养管理指由营养师在家为老年人群提供的全程营养管理服务。国外家庭营养管理已形成较完善的专业团队和实施体系,现有研究结果证明:老年人群接受多学科家庭营养管理能显著降低再入院次数、缩短住院时间、缩短 ICU 时间、降低肺炎/呼吸衰竭/泌尿系统感染及贫血发生率,且能使平均住院费用显著降低。 家庭营养管理流程 营养风险筛查 MNA-SF更适用于社区、居家老年人群的营养筛查,检测营养不良的敏感度达96%。专家建议对社区居住的老年人群可每3~6个月筛查一次,如一般情况、饮食能力或饮食行为发生变化,甚至出现严重健康问题时,需更密切地监督营养状况。 筛查步骤如下: 1.过去三个月内有没有因为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咀嚼或吞咽困难而减少食量? 0=食量严重减少 1=食量中度减少 2=食量没有改变 2.过去三个月体重下降情况 0=体重下降大于3公斤 1=不知道 2=体重下降 1~3 公斤 3=体重没有下降 3.活动能力 0-需长期卧床或坐轮椅 1=可以下床或离开轮椅,但不能外出 2=可以外出 4.过去三个月内有没有受到心理创伤或患急性疾病? 0-有 2=没有 5.精神心理问题 0-严重痴呆或抑郁 1=轻度痴呆 2=没有精神心理问题 6.体质指数 BMI( kg/ m2) 0-BMI低于 19 1=BMI 19~21 2=BMI 21~23 3=BMI ≥23 7.小腿围 CC( cm) 0=CC 低于31cm 3=CC>≥31cm 筛选总分:12~14分正常营养状况;8~11分有营养不良风险;≤7分营养不良。 营养状况评估 当筛查小于等于12分,可到临床营养科,由营养医师对患者进行营养状况综合评价。营养评价是营养干预的基础,评价内容包括:临床病史、饮食状况、人体测量、社会活动。 家庭营养干预 家庭营养教育:受年龄、文化程度和地域等因素影响,我国老年人群营养知识、态度及行为情况普遍不理想。我国社区老年人群对平衡膳食宝塔知晓率极低,且半数慢病老年人群认为自己不需要接受相关的营养教育或改变饮食习惯,相比于老年女性,老年男性对营养知识的知晓率、合理饮食/良好营养行为比例更低。 家庭肠内营养:包括口服营养补充及管饲,当出现以下情况应该积极给予肠内营养治疗。 饮食摄入量减少,如:口腔、食道肿瘤、脑血管意外等。 吞咽困难,如:中风、头颈部肿瘤等。 营养素吸收能力受损:胃肠切除术、消化道恶性肿瘤、炎性肠病、放射性肠炎等。 营养需求增加/有特殊的营养需求,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神经性厌食症、代谢性疾病和血液系统疾病、外伤及手术后患者等。
2024.08.21
2024.07.24
2024.07.22
2024.07.19
2024.07.19
2024.07.17
2024.07.16
2024.07.16
2024.07.15
2024.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