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1 阅读量:1144
俗话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疼痛是身体发出的预警信号,说明疾病已经开始损害我们的身体了,这个时候就应该及时找医生帮忙,牙医可以很快的解决牙痛问题。那么你知道为什么会牙痛吗?应该如何预防口腔疾病?让我们带着问题一起来学习。
健康的口腔应该包括28-32颗排列整齐的牙齿、没有蛀牙、牙周组织健康、唇舌及口腔黏膜健康。
那么存在疾病的口腔会给全身带来哪些影响呢?
一是进食和咀嚼的功能,如果发生了龋病或者牙齿缺失,将不能嚼碎食物,使得食物的营养不能被充分吸收,造成营养不良;同时,蛀牙作为一个病灶,含有很多细菌,这些细菌会和食物一起进入胃中,引起消化道疾病,比如引起胃炎胃溃疡的幽门螺杆菌,就是来自口腔中的蛀牙。二是蛀牙中的细菌会随着呼吸进入肺部,引起放线菌性肺炎等疾病。三是口腔的唇舌牙齿参与发音功能,如果前牙缺失,会导致“漏风”,一些字发音不清。四是牙弓支撑了面部形态,如果多数牙缺失,会让面部塌陷,显得苍老。同时,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牙周炎与细菌性心内膜炎、糖尿病、感染性关节炎等密切相关。所以,不管从功能、美观和全身健康来讲,我们都应该维护好口腔的健康。
平时我们最常见的口腔疾病,就是龋病和牙龈炎。龋病就是俗话说的“虫牙、蛀牙”。蛀牙是一种发生在牙齿上的慢性、进行性、细菌感染性疾病。它是细菌感染导致的,而不是被虫吃了。食物残渣潴留在牙面的窝沟中发酵,滋生了大量细菌,这些细菌能产酸,酸性物质可以腐蚀牙齿,经过3个月的时间,就形成了蛀牙。最初的蛀牙只在牙釉质层,是感觉不到疼痛的,但是可以看见牙面变黑或者有小洞;进一步腐蚀到牙本质时,开始感觉牙齿敏感,进食冷热酸甜食物时,会发生一过性的敏感;当腐蚀到牙神经时,便开始出现自发性疼痛,急性发作时疼痛难忍。而越表浅的蛀牙,治疗起来越简单,费用也很便宜,随着龋病发展的越深,治疗越复杂,花费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将会大幅增加。甚至发展为根尖周炎、颌骨骨髓炎、颌骨囊肿等疾病,将面临手术治疗。所以口腔疾病应该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我们应该如何预防龋齿呢?
一是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少吃甜食,少喝碳酸饮料,糖分极易引起大量的细菌滋生,而酸性饮料可以直接使牙齿脱矿,引发龋病。少吃坚硬的食物,减少牙齿磨耗,睡前不吃零食,餐后要漱口刷牙。二是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在牙刷的选择上,应该选择软毛的小头牙刷,而牙膏应该选择含氟牙膏。刷牙的时机上,早晚必刷,尤其晚上刷牙比早上更为重要;餐后刷牙也是必要的,如果条件不允许,应该漱口清除食物残渣。每次刷牙时间不得少于2分钟。世卫组织推荐的刷牙方法是巴斯刷牙法,也叫水平颤动刷牙法;儿童可以选择圆弧刷牙法,即在牙齿的表面来回画圈的方法。三是牙线的使用。牙线可以有效清除牙齿邻面的食物残渣,减少细菌滋生和牙菌斑的形成。四是临床辅助预防龋齿。对于新萌出的磨牙,可以采用窝沟封闭的方法,医生用一种涂层材料将牙齿表面的窝沟封堵起来,可以大幅度减少食物的残留,从而达到预防龋齿的目的。对于乳牙,可以采用涂氟的方法预防龋齿,氟化凝胶可以促进牙釉质矿化,一般每半年进行一次。
第二种常见病是牙龈炎,是一种常见的牙龈疾病,它是由牙齿表面的牙菌斑引起的牙龈软组织非特异性疾病。健康的牙龈呈粉红色,表面有点彩,质地坚韧,不易出血;发炎的牙龈一般呈现鲜红色,点彩消失,质地松软,容易出血,有时可伴有肿痛。牙菌斑是牙龈炎(牙周炎)的始动因子,也就是俗话说的牙结石,是一层附着在牙齿表面的、坚硬的菌斑团块。
长期的牙龈炎可以发展为牙周炎。牙周炎是由菌斑生物膜引起的牙周组织感染性疾病,可导致牙齿支持组织的破坏、牙周袋形成和炎症、进行性的附着丧失和牙槽骨吸收。说的通俗一点,就是导致了牙龈萎缩、牙槽骨吸收、牙根暴露、牙齿松动、伴有明显的口腔异味等。牙龈炎和牙周炎本质的区别在于,牙龈炎可以治愈,不会破坏牙槽骨;而牙周炎会造成牙龈和牙槽骨的萎缩,最终导致牙齿丧失,牙周炎不能被治愈,只能被控制在静止期,但已破坏的牙周组织不能再恢复。牙周炎是目前我国导致牙齿缺失的首要疾病。
我们该如何预防牙周炎呢?
一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少喝浓茶、咖啡等,减少牙齿着色;不吸烟,减少烟斑和牙结石的形成。二是采用正确有效的刷牙方法,巴斯刷牙法可以有效减少牙菌斑的形成。三是定期洁牙,已经形成的牙结石很难通过刷牙来去除,需要专业医生进行超声洁牙来清除。长期吸烟者建议每三个月进行一次洁牙,普通人群一般每半年进行一次洁牙。
超声洁牙是一种利用超声的高频震荡来清除牙菌斑的方法。安装有心脏起搏器的人不能洁牙。这里顺便解答几个关于洁牙的小常识。一是洁牙可以让牙齿变白吗?答案是不可以,洁牙只是清除牙齿表面的菌斑,不能改变牙齿本来的颜色。二是洁牙会让牙缝变大吗?答案是不会。牙齿之间本来就有缝隙,只是平时被牙结石堵住了,清除牙结石后,牙缝自然暴露出来。三是洁牙会磨损牙齿吗?答案是不会,洁牙只是通过震荡的方式,让菌斑和牙结石脱落,而不会损伤牙齿表面。四是洁牙之后可能会出现短暂的牙齿敏感,一般可在3-5天逐渐恢复,不必特殊处理。
最后我们总结一下今天的科普知识,一是健康的口腔对于全身健康有着重要意义,不健康的口腔除了自身疼痛,还会诱发或加重其他全身疾病。二是最常见的龋病、牙龈炎,可以通过改善饮食习惯、正确的刷牙方式和医生的干预来进行预防。三是定期的口腔检查,一般每半年一次,可以尽早发现口腔问题,及早处理,预防为主。
2024.08.21
2024.07.24
2024.07.22
2024.07.19
2024.07.19
2024.07.17
2024.07.16
2024.07.16
2024.07.15
2024.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