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22 阅读量:1082
什么是冠心病? 如果把心脏比作一片“土壤”,冠状动脉就是灌溉土壤的“河道”,冠心病就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河道”被堵,土壤得不到灌溉,心脏这片土壤就变“枯死”。 梗死的心肌——枯死的“土壤”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哪些人容易得冠心病? 1. 抽烟的人 研究证实,每天吸烟20支以上可使冠心病风险增加2至3倍。 2. 血脂高的人 常吃较高热量的饮食、较多的动物脂肪、胆固醇者易患本病。 3. 高血压或糖尿病人 高血压病患者患本病者是血压正常者的4倍。 4. 有冠心病家族史的人 中老年人:冠心病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年轻的男性患者比年轻的女性患者多,但绝经后的女性以及年过六十的妇女,其危险就几乎与男性相等了,甚至大于男性。 5. 压力大的人 脑力劳动者大于体力劳动者,经常有紧迫感的工作较易患病。 6.急救小贴士 对于突发性心肌梗死或猝死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如果身边有人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应赶快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做心肺复苏急救措施。如果家中有硝酸甘油,可让患者先服用。 怎么早期发现冠心病? ♥劳累或精神紧张时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闷痛,或紧缩样疼痛,并向左肩、左上臂放射,持续3-5分钟,休息后自行缓解者。 ♥体力活动时出现胸闷、心悸、气短,休息时自行缓解者。 ♥出现与运动有关的头痛、牙痛、腿痛等。 ♥饱餐、寒冷或看惊险影片时出现胸痛、心悸者 冠心病的辅助检查包括什么? 冠心病的辅助检查包括抽血检查、一般检查及影像学检查三种类型: 抽血检查 一般针对肝肾功能、血脂、血糖这几类指标,能早期发现糖尿病、高血脂、高尿酸等冠心病危险因素,及早控制,及时降低冠心病发病的风险。比如高敏肌钙蛋白对心肌损伤或坏死有极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是国际公认的判断心肌梗死的重要生化指标。对胸痛者,还需增加项目,进一步查明胸痛的原因。 一般检查 心电图 通过心电图检查心脏的电活动,可以初步判断: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脏起搏器工作状况等。 心脏彩超 了解冠心病或急性心肌梗死对心脏结构、功能所造成的影响,及时发现及治疗并发症:心力衰竭、二尖瓣脱垂、室间隔穿孔、室壁瘤等。 运动平板试验 运动平板试验阳性提示存在心肌缺血,高度提示可能有冠心病,若伴有胸闷及胸痛不适,应尽早至有胸痛中心的医院就诊,接受进一步检查。 影像学检查 冠脉CT 通过检测冠状动脉的钙化情况,预测冠状动脉是否存在狭窄,以及狭窄的程度与部位。如果没有钙化斑,基本可以排除冠心病。冠脉CTA的优点是无创性检查,危险性较低,易于接受,尤其是基础疾病较多、病情较重的患者。 冠脉CTA图像重建后可以方便地显示斑块,并对斑块的形态(偏心或环形)、范围(局限性、阶段性或弥漫性)和位置进行判定 冠脉CTA也存在自身的局限性 ◆冠脉CTA在空间分辨率上尚不及冠脉造影,显示冠脉血管能力有限; ◆冠脉CTA对患者心率和心律有一定要求,心率过快或伴有快速性心律失常者将影响CT断层扫描与成像质量; ◆冠脉严重钙化者也会明显影响冠脉CTA对于血管狭窄程度的评判。 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造影可将冠状动脉的血管情况清晰地显示出来,不仅能了解血管有无狭窄,而且能对病变部位、范围、严重程度、血管壁的情况等作出明确诊断,协助决定治疗方案(介入、手术或内科治疗),定期复查冠脉造影还能用来判断冠心病的治疗效果。 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一般分四种: 冠心病的治疗? 首先突然出现心前区(前胸部)疼痛,、或有胸闷、气短、心悸等症状,特别是与活动、吃饭相关,应特别注意,立刻去就近医院就医。(千万不要因为自己年轻,就认为自己不可能出现冠心病)。 (1)生活方式调整: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有氧锻炼、规律作息等。 (2)药物治疗:阿司匹林、他汀类、硝酸酯类、β阻剂类等药物(具体选择应根据医生医嘱执行)。 (3)冠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治疗:目前确诊冠心病的金标准。冠脉造影能准确确认心脏血管(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根据不同狭窄程度,给予相应治疗(药物、内科支架、外科搭桥等)。 怎样预防冠心病? 戒烟:可以减少30%—40%的心血管事件发生; 控制血压:能减少10%—20%的心血管事件发生; 调节血脂:可以减少30%的心血管事件发生; 调节血糖:空腹血糖<6.1mmol/L,糖化血红蛋白目标值<5.7%。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需要将饮食管理与药物治疗相结合; 保证充足的睡眠:每日保持7-8小时充足的睡眠时间及良好睡眠质量能明显降低心血管病风险。
2024.08.21
2024.07.24
2024.07.22
2024.07.19
2024.07.19
2024.07.17
2024.07.16
2024.07.16
2024.07.15
2024.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