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26 阅读量:568
9月26日,祥云县人民医院思政教研室联合临床心理科举行了“和谐心灵 健康成才”心理健康专题讲座,进一步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 健全的自我意识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之一,它对个体的心理发展具有导向、调控和监督的作用。大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的发展与确立时期,帮助和指导大学生如何加强自我修养,矫正自我意识的偏差,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康的心理,对实现人生的价值非常重要。 临床心理科医生袁礼科通过如何正确认识自我、积极悦纳自我、有效调控自我三个方面为学生们强调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正确认识自我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如果过分夸大缺点,就会自我萎缩,形成自卑;如果过分夸大自己的优点,就会自我膨胀。大学生要理智全面地认识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客观地评价自我和把握自我。只有正确地评价自我,才能更好地发扬优点,挖掘潜能,实现自我价值。只有正确地把握自我,才能接纳自己的缺点,并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不断弥补不足,完善自我。在此基础上,只有体验自我的独特性,体验自我的价值感,才能得到幸福感和满足感。 积极悦纳自我 接纳自己的体貌、性别、家庭背景和经济地位,因为这些都是你不能选择或难以选择的,甚至有些是无法改变的,不接受客观现实,只能徒增烦恼。一个人无论美与丑,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其他人无法替代的存在价值,更何况人的价值主要取决于内在的品德、修养、人格和能力。大学生要坦然接受自己的性别,按照社会要求塑造自己的个性和性别行为,充分体验作为男性或者女性的生活乐趣,享受人生快乐。家庭背景对人的影响不是绝对的,关键在于人的正确认识和把握,出身贫寒,可以激励人更加进取,“自古英雄多磨难”是人们经验的总结。 调控自我 自知者明,自胜者强。自我调控与自我改造是个体主动地、定向地改变自己的心理品质、特征以及行为的心理过程,是自己对自己态度的实际化的过程。这一具体实施过程,则需要大学生顽强的毅力和坚持到底的精神,因为自我改造往往比改造客观现实更困难。自我改造是个体进行自我解剖的痛苦过程,是认清自我的缺点与不足而自尊心不断受到挫伤的过程,没有顽强的意志力是很难战胜自我的。大学生在进行自我改造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阻碍与困难,这就需要培养他们顽强的意志,发展耐力和自制力,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生积极主动且不断改造自我,从而使自我更丰富、更强大、更完善。 大理大学学生阳佳楠表示:“袁老师的课堂生动有趣,通过听讲,我认识到了关注自己的成功,增强自信心,吸取失败的经验,积累人生阅历,在成功与失败中不断走向心理成熟,才能成为内心强大的人。”
2024.08.21
2024.07.24
2024.07.22
2024.07.19
2024.07.19
2024.07.17
2024.07.16
2024.07.16
2024.07.15
2024.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