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15 阅读量:1769
近日,祥云县人民医院眼科成功完成第一例“小青白”手术,标志着一项国际领先技术扎根祥云老百姓家门口,为基层广大青光眼患者带来福音。 患者刘奶奶因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在老伴和孙女的陪同下来到眼科就诊,王龙医生经过仔细问诊和专科检查,发现患者存在右眼眼压较高(34mmHg),浅前房、360°房角关闭、晶状体混浊、视神经萎缩、管状视野缺损等问题,患者被诊断为右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晚期)、右眼老年核性白内障;患者家属得知后非常着急,迫切询问医生治疗办法。为了打消患者一家的焦虑心情,王龙医生用通俗易懂的话语向患者及家属进行疾病科普以及讲解治疗方法,同时根据患者的病情,建议实施“小青白”手术为患者治疗。 在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通过完成详细术前检查及风险评估,患者各项指标均达到手术要求后,眼科主任郭丽云和王龙医师共同为患者进行了手术,术后第二天患者即出院,右眼的视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眼压得到了有效控制(术后第2天9.5mmHg)。出院一周的患者返院复查,术眼眼压14mmHg,手术效果非常理想。 “小青白”手术,是祥云县人民医院眼科2022年申请通过的新技术新项目,此例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小青白”手术,进一步为医院眼科新技术发展提供新的动力,随着该技术的不断推广、持续成熟,也将为更多的青光眼患者带来福音。 “小青白”手术属于微创青光眼联合白内障手术。微创青光眼手术(Minimally Invasive Glaucoma Surgery,MIGS)一直以来主要适用于开角型青光眼,且主要针对早、中期患者。中山大学中山眼科张秀兰教授在国内率先将微创手术应用于闭角型青光眼,提出两种治疗方式:针对合并白内障的中晚期PACG,采用上面提到的“小青白”手术;针对晶状体透明或没有白内障手术指征的中晚期PACG,采用周边虹膜切除+房角分离+120°房角切开(SPI +GSL+GT,简称“小青”)。《中华实验眼科杂志》于2022年4月刊上,张秀兰教授团队在国内首次报道的微创青白联合手术对中晚期PACG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估论著,张秀兰教授将此术式命名为“小青白”。“小青白”全称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房角分离术+房角切开术”(PEI+GSL+GT)”。张教授把“小青白”一年期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眼科杂志上,“小青白”的6个月完全成功率(术后不加用抗青光眼药物、眼压在18 mmHg以下)达80.0%,条件成功率(无论是否合并抗青光眼用药)达94.0%,为PACG手术方式带来革新。这个术式具有划时代意义,不但将微创手术拓展用于闭角型青光眼,而且有望未来替代耗时、耗力、并发症多的传统“大青白(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小梁切除术(PEI+Trab))”手术。
2024.08.21
2024.07.24
2024.07.22
2024.07.19
2024.07.19
2024.07.17
2024.07.16
2024.07.16
2024.07.15
2024.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