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云县人民医院(大理白族自治州第三人民医院)

健康知识

【健康】正确认识脑卒中

2023-10-10 阅读量:760

1

Cerebral apoplexy

什么是脑卒中?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因脑部血管突然破裂(脑出血)或者血管阻塞(脑梗死)导致血液无法流向脑部,从而造成脑组织损伤,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经济负担高的“五高”特点。是我国居民因病致死的首要原因。

图片

2

Cerebral apoplexy

脑卒中的先兆

语言障碍


脑卒中发生前,最常出现的先兆症状就是语言障碍,主要表现为语言不利,说话不清,吐字困难,失语或者语不达意等症状,这主要是因为脑动脉供血不足,影响了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导致的。


视觉异常


 脑卒中发生前,患者常有视觉上的异常,而且视觉异常往往是脑卒中最早的预警信号。主要表现有一过性黑朦,患者突然眼前发黑,视物不清,但是往往数秒钟后可以恢复;再有就是短暂性视力障碍,患者出现视物模糊或视野缺损呈阵发性发作,一般在1小时内自行恢复。


意识障碍


在意识方面,脑卒中的先兆症状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老想睡觉或整日昏昏沉沉,很多患者会频繁打哈欠。


感觉异常


卒中前,患者往往有一侧面、舌、唇或/和肢体麻木的感觉,有时还会伴有耳鸣、听力减退或视物旋转感。还有些患者是突然感到天旋地转、摇晃不定、站立不稳,甚至晕倒在地,这种情况往往与眼睛看到双重物像(复视)以及耳鸣一起出现。


运动障碍


运动障碍也是卒中前的重要先兆症状之一,表现为一侧的面部或者上下肢力量减弱,不受支配,出现口角歪斜,流涎,吞咽困难,或是一侧肢体乏力,胳膊无法抬举,手中物品忽然掉落,走路时一只脚拖地甚至不能站立行走等。还有些患者甚至出现双腿突然失去力量猝然倒地的症状。


血压异常


脑卒中前血压也往往出现异常,血压如果突然持续升高到200/120mmHg以上,是发生脑出血的先兆;血压如果突然降至80/50mmHg以下,是脑血栓形成的先兆。


疼痛表现


脑溢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往往有剧烈头痛的前兆,这是一种难以忍受的局限性头痛,有人还伴有恶心呕吐,这些征兆表明患者血压有波动,脑功能出现障碍。


以上这些先兆症状,并不是每个患者都会出现,但只要有先兆症状出现,就是脑卒中的信号,一定要提高警惕。此时,应让患者保持安静,及时卧床休息,避免精神紧张,尽快就医治疗。

图片

3

Cerebral apoplexy

脑卒中发病的主要症状

起病急,起病后立即出现相应的症状。全脑症状,如头痛、呕吐,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严重时昏迷不醒。神经功能受损症状,如偏瘫,语言功能受损,偏盲,行走不稳,饮水呛咳等。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常常感到头部或枕部-颈部交界区剧烈疼痛,伴有恶心呕吐。

图片

4

Cerebral apoplexy

脑卒中的病因

1.高血压是最主要的独立危险因素。应通过降压药,低盐饮食等将血压逐渐降至140/90mmHg以下。

2.糖尿病应通过控制饮食,降糖药将血糖控制至3.9-6.1mmol/L正常范围。

3.心脏疾病如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尤其防治心房颤动引起的栓子脱落造成脑栓塞。

4.血脂代谢紊乱。

5.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脑梗塞的先兆或前区症状,应及时治疗。

6.吸烟与酗酒。

7.肥胖。

8.年龄和性别。年龄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粥样硬化程度随年龄增加而增加。50岁以上随着年龄增加中风发病率亦有增加。

5

Cerebral apoplexy

如何快速识别脑卒中

时间就是大脑!快速识别脑血管病,尽早就诊,对脑血管病的病人至关重要。牢记“BEFAST法则”,10秒钟快速识别脑血管病。

图片

B即Balance (平衡):如果患者常常觉得走路不稳,又或者身体总向一侧偏斜,就要注意是否出现脑卒中了。


E即Eyes (眼睛):脑卒中患者,看东西常出现复视,有时也会表现为偏盲,即整个视野的左侧或右侧一半突然缺失。另外,如果家中有亲人一侧眼皮突然睁不起来了,这时也需要警惕是否出现脑卒中。


F即Face (面部):平时观察下患者咧嘴笑或者呲牙时,有没有出现一侧口角歪斜的情况。


A即Arms (手臂):将患者两只手臂平举,看是不是能举到相同的高度,如果有一侧手臂不能上抬或是提前掉下来了,那就需要引起重视。


S即Speech(语言):如果家里有人说话突然变得含糊、“大舌头”,或者完全说不出话、交流没有反应、答非所问等,这时候也需要警惕是否出现脑卒中。


T即Time(时间):如果短时间内出现上述症状的任何一种,一定要立即就医,抓住黄金救治时间。

6

Cerebral apoplexy

脑卒中的治疗

时间就是大脑。脑血流每中断1分钟,就会有190万个神经元死亡;中断5分钟,就会造成不可逆的神经功能损伤,在治疗时间窗内将患者转运到最近的卒中中心进行静脉溶栓和(或)血管内治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方法。


1.静脉溶栓:对符合条件的卒中患者在症状出现后4.5-6小时内使用溶栓药物溶解血栓,达到改善或恢复血管供血的目的。


2.血管内治疗:包含动脉溶栓、支架取栓、导管抽吸血栓等治疗方式。取栓治疗就是对符合条件的卒中患者在症状出现后24小时内通过全脑血管造影检查,发现闭塞的动脉血管,将微导丝、微导管通过指引导管过血栓远端,将血栓整块或分块取出,达到闭塞血管开通。“急诊取栓”是与时间赛跑的紧急治疗,经过急诊取栓,大多数卒中患者能够挽救生命,并降低长期瘫痪的几率。

7

Cerebral apoplexy

如何预防脑卒中

预防是最好的措施,高血压是导致脑卒中的重要可控危象因素,降压治疗对预防卒中发病和复发尤为重要。

合理膳食

1

避免暴饮暴食、按时吃饭,注意控制“三高”,少吃红肉、油炸食品,控制钠、糖的摄入量,适当增加钾的摄入。

适量运动

2

建议成年人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2.5h)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戒烟限酒

3

建议远离烟酒,越早越好。

保持健康积极的心态

4

培养良好健康的心态,做情绪的主人,合理的排解不良情绪。

控制血压

5

高血压是最主要的独立危险因素。应通过降压药,低盐饮食等将血压逐渐降至140/90mmHg以下,合并糖尿病控制在130/80mmHg一下。

控制血糖

6

健康宣教,合理饮食,规律使用降糖药或胰岛素将血糖控制至在正常范围。

心脏疾病

7

如风湿性心脏病、先心病、房颤等。心源性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推荐使用抗凝治疗,包括口服华法林和新型口服抗凝剂,应根据缺血的严重程度和出血转化的风险,选择启动抗凝治疗的时机。

血脂代谢紊乱

8

对于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TIA 患者,无论是否伴有其他动脉粥样硬化证据,均推荐给予他汀类药物长期治疗,以减少脑卒中和心血管事件危险。推荐LDL-C 目标值<1.8mmol/L(70mg/dl)或者至少降低50%。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9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脑梗塞的先兆或前区症状,应及时治疗。

年龄和性别

10

年龄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粥样硬化程度随年龄增加而增加,50岁以上随着年龄增加中风发病率亦有增加。

其他

11

血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等。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