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云县人民医院(大理白族自治州第三人民医院)

综合新闻

祥云县人民医院入选全国县域慢病管理中心建设单位

2023-12-13 阅读量:576

图片

12月9日,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指导,河北清华发展研究院、县域医院院长联盟、海南博鳌县域医疗发展研究中心和龙岩紫荆创新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第四届中国慢病管理+高峰论坛暨2023“健康中国·健康县域”中国县域健康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次大会不仅预示着中国县域慢病管理的新篇章扬帆起航,更展示了一个全民健康的新时代正在曙光中悄然到来。

图片


图片

会上,祥云县人民医院被授予“县域慢病管理中心建设单位”,县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杨红艳上台接受牌匾。


截至2023年12月,全国项目参与单位超过1000家县医院,其中576家成为县域慢病管理中心建设单位,27家县医院通过专家委员会评审认证。全国576家县级医院中云南省有13家,大理州有两家,分别是大理市第一人民医院和祥云县人民医院。


本届论坛正式启动了县域慢病管理效果评价指数制定工作,发布了2023版县域慢病管理中心建设总体方案与评审标准。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毕井泉常务副理事长、张大卫副理事长,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毛群安司长、基层卫生健康司张并立二级巡视员、医疗应急司公共卫生医疗管理处黄欣处长,清华大学原副秘书长、河北清华发展研究院战略咨询委员会张华堂主任,从县域慢病管理中心建设实践、慢病管理信息化、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和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等角度展开了富有洞见的讨论,同时对未来的县域慢病管理趋势进行展望。

图片

慢性病已在当前对我国国民健康和社会经济构成重大挑战,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发展,未来的形势将变得更为严峻。以县域为代表的农村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主要慢性病的发生率与致死致残率远高于城市。县人民医院作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龙头,其作用的发挥直接关系着基层慢性病防控工作的成败。近年来,国家利好政策陆续出台。以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打破体制壁垒,推动县乡一体化、乡村一体化建设,强化医疗服务的连续性;以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控制医疗成本、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分布与下沉;以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推进医疗机构运营机制转变,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与效率,驱动人才技术能力的持续提升。这些政策的出台,为形成政府主导、卫健协调、县医院牵头、乡村协同、社会支持、全员参与的县域慢性病协同管理工作机制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也昭示着县医院从单纯的医疗服务提供者向区域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统筹参与者和主要实施者的功能转变成为必然。


此次会议是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加强慢性病健康管理的重要精神,认真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的工作部署,全面推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千县工程”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作方案(2021-2025年)》中建设县域慢病管理中心相关工作下召开的。


入选县域慢病管理中心建设单位,有利于稳步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慢病综合管理能力,逐步形成县乡协同、急慢协同、医防协同的县域慢病协同管理体系,做好患者的疾病康复和全程管理。让县域慢病管理中心成为建设健康县域,建设健康中国的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