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12 阅读量:7582
葫芦灸
葫芦灸今谐音“福寿灸”,而葫芦自身也是中药材,葫芦味甘,其蔓、须、叶、花、子、壳均可当药,在施灸时葫芦的功效与作用也随着治疗在病人体内消化吸收,具有互相融洽、相辅相成的功效。葫芦灸作为灸法治疗中的一种,其特点在于:弥补针、药之不及。古人有云:“药之不及,针之不到,灸之所宜”,充分说明了灸疗的特殊性,以及其在保健方面的重要性。相比较于传统的艾箱灸,葫芦灸聚热能力更好,渗透力更强。葫芦上下两个圆体组成,在道家为阴阳图,符合人体磁场。患者在葫芦艾灸时只需躺下闭目养神,不用担忧烫伤皮肤。 01 葫芦灸的功用 “葫芦灸”是一种温热中医外治疗法,其独特的外形结构使得艾温循环,以纯阳灸力,引火入元,通过葫芦灸的热效应把艾灸的能量散发出来,葫芦灸借灸火的温和热力和药物的作用,通过局部热疗、穴位刺激、经络感传从而达到天地人三焦循环阴升阳降,水火既济,阴阳平衡则百病不生,使用葫芦灸调理身体,效果明显。 葫芦具有密闭性和容纳性两种特点,内置点燃的艾卷后与之形成完美结合,温度恒定,施灸面积大,舒适度高。可以做到只闻艾香少见灸烟,遵循“无烟不为灸”的疗法理念又避免了艾灰、艾烟的困扰。 1.健脾和胃,升清降浊; 2.调理冲任,温补下元; 3.理气活血,通经活络; 4.祛邪扶正,延年益寿。 02 葫芦灸的适应症 葫芦灸作为中医特色的外治疗法适用于各种慢性虚寒性疾病及寒湿所致的疼痛: 1.颈肩腰腿痛、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 2.妇产科疾病:妇女月经不调、痛经、盆腔炎症、子宫肌瘤、产后恶露不止等; 3.慢性呼吸疾病:鼻炎、哮喘、支气管炎、慢性咳嗽等; 4.胃痛、胃胀、失眠、头痛、便秘等; 5.中气不足及更年期妇女引起的颜面早衰、浑身无力、精神倦怠、自汗盗汗、失眠多梦、四肢厥冷等; 6.免疫力低下需要改善体质的亚健康人群。 适用人群: 1.长期使用电脑、手机或其他电磁辐射类器械的人群; 2.血液循环不良;腰部、肩部及颈部容易僵硬或疼痛的人群; 3.精神压力大,需持续放松恢复精神的人群; 4.工作节奏较快、神经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下的人群; 5.常失眠、精神萎靡,需改善精神及体力的人群; 6.免疫力低下,需改善体质的人群。 03 葫芦灸的注意事项 1. 灸前灸后多喝温开水,艾灸性热,可加速新陈代谢和体液循环,适当补充水分很重要,以温开水为宜; 2. 腰部、膝关节、脐部有损伤,有过大创伤部位不能艾灸,孕妇不宜施灸; 3. 刚吃完饭或空腹不宜灸脐,经期不能施灸; 4. 灸后施灸部位注意保暖,4个小时后才能洗澡。 04 葫芦灸的禁忌症 1.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尤其带有心脏起搏器者),血压过高、中风早期患者禁灸,身体植入金属的患者慎用; 2.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剧烈运动、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或妇女经期及孕妇禁灸; 3.某些传染病、咳血、吐血、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等禁灸; 4.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禁灸; 5.艾叶过敏者(闻到艾灸气味出现呕吐、憋气、头晕、连续打喷嚏、咳嗽等症状),经常性的皮肤过敏者禁灸。 05 葫芦灸的好转反应 1.灸时感觉热能到会阴,这是好的现象,说明对卵巢功能效果显著,打通任脉。 2.灸时下腹中感觉有一股热气在形成,并能随着人的意识而形成气流,在人的经络内来回流动,上到头顶,下到足底,经过的地方有酸、麻、胀、痛的不同感觉,就像是练气功一样,这是非常好的现象。 3.灸时肚子咕咕叫,或者排气,这是促进肠蠕动,帮助排除身体的浊气。 4.灸时腹部或后腰出油,是血液黏稠、血脂高、血液毒素垃圾过多。 5.灸时上半身热或只是下半身热,表明不怎么热的身体部位的经络不是很通。 6.灸时肾脏部位有酸痛感(腰酸腰凉)、尿量增加、尿色有变化、为肾功能不佳,肾气不足,阳虚。 7.灸时很热,过一段时间后感觉不热了,那是正常的平台期,还有就是经络适应了,需要坚持灸。 8.灸时前几次没有什么感觉,只有点热,说明经络不通,身体比较寒。 9.寒感,灸后会觉得冒凉风,寒性体质的人多会出现这种现象,要多灸。 10.热感,腹腔发热到后腰往上走到百会,往下走到涌泉,经络通,效果好。 11.沉感,是正常的,比较像压了一块石头,气血循环不畅经络不通、 12.灸后面色变得红润有光泽,皮肤饱满滋润,色斑快速变淡,痘痘消失。 13.灸后人的心情变得舒畅很多,心情很轻松,非常好的感觉。 14.灸后脐部有出黄水的现象,这说明有妇科炎症或肠胃炎症。 15.灸后下部瘙痒、分泌物增加或有血块,妇科不好,月经不调,调整经期中,会出现短暂乱经。 16.灸后全身无力感或增加酸痛,为通风、月内风、体内有风湿,几次后即消失。 17.灸后持续出汗,体内湿气重,艾为纯阳之火,能帮助排湿驱寒。 18.灸后月经提前或推后,艾的作用最先走向的就是女性和男性的生殖系统,所以女性做艾灸月份3个月内为调整期,月经可能提前或推后。 19.灸后出水泡,出红疹是体内的湿毒,越是血毒过多现象越要灸。 20.灸后脐下出水泡,是妇科问题,水泡下还有红点是有炎症。脐周出水泡是肠道湿寒,严重的人会在脐周起一圈硬皮。
太极灸 当前,越来越多的女性面临精神、物质、事业、家庭等诸多方面的负荷和压力,压力越来越大。由于劳倦过度、正气虚弱,寒热湿邪趁虚而入,阻滞胞宫胞脉,导致血气不和,引发各种各样的妇科疾病。究其病机,无外乎两个字——虚、寒。 太极灸采用悬空施灸,通过电加热艾绒产生热能,使药物渗透组织,通过经络传导,达到温经活血,通络调经之功效,同时太极灸具有红外线热能效应,能有效改善盆腔血液循环,增强子宫内膜容受性。此灸法可驱寒散湿气、温通经气、温补益气、行气活血。适用于宫寒、痛经、月经稀少、不孕、人流术后、取环放环术后、产后、盆底痛、盆腔炎、盆腔包块、输卵管炎、产后腰背部疼痛等妇科病人。 中药塌渍 中药塌渍加红外线烤灯:温经通络、活血消癥散结、消炎止痛;改善盆腹腔微环境、促进炎症吸收;使肠腑蠕动增强、松解粘连,预防宫腔粘连。 主治慢性盆腔炎、不孕症、痛经、盆腔包块、盆腔瘀血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人流及宫腔粘连术后、慢性子宫内膜炎、术后调理等,尤其是病情缠绵日久或盆腔手术后复发,形成盆腔严重粘连的患者。
2024.12.30
2024.12.10
2024.11.28
2024.10.21
2024.10.08
2024.09.30
2024.09.12
2024.09.06
2024.09.04
2024.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