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3 阅读量:2802
直肠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但对于部分低位直肠癌患者来说,根治手术需要切除肛门让人失去正常的排便功能,只能通过腹壁造瘘口排便(俗称挂粪袋),这将给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造成极大的创伤和生活的不便。 近日,祥云县人民医院普外科为一名肿瘤距离肛门3cm的超低位直肠癌患者实施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手术在切除患者直肠肿物的同时,成功为患者保留了肛门。 患者因为便血、下腹部疼痛到医院就诊,完善相关肠镜等检查后被诊断为直肠癌,而肿瘤位于直肠末端距肛门仅3厘米处,属于超低位直肠癌。 超低位直肠癌是距离肛缘小于5cm或距离齿状线小于3cm的直肠癌肿瘤。一般来说,需要将肿瘤在内的直肠和肛门一并切除,进行结肠永久性腹壁造瘘,以此来排出大便,这意味着患者需要永久在身上背着“粪袋”。因为肿瘤位置极低,越靠近肛门,保肛手术难度越高。听说以后要长期携带“粪袋”,患者就感到十分痛苦,难以接受。 针对这种情况,为了帮助病人最大限度地解决实际问题,普外科团队仔细分析患者病情,反复研讨手术方案,最后在不影响根治的前提下,为患者实施超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并保留了肛门。患者手术过程顺利,已好转出院。 普外科主任杨光达提醒,直肠癌主要症状为便血、肠道刺激症状、排便习惯改变、腹痛腹胀、腹部肿块、肠梗阻等,且因低位直肠癌容易与痔疮出血混淆,常常容易延误诊治。如有上述类似症状出现时,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可以早日明确诊断。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直肠癌的治疗具有重大意义。
2024.12.30
2024.12.10
2024.11.28
2024.10.21
2024.10.08
2024.09.30
2024.09.12
2024.09.06
2024.09.04
2024.08.30